從平原走到佛羅倫斯——Kevin Kaho Tsui 【Dear Florence】


@馮禮慈 - 2014/07/10

近年香港獨立音樂發展不俗,獨立音樂圈比以前熱鬧,獨立音樂人和樂隊增多了,大大小小獨立音樂會此起彼落。近年香港這個獨立音樂小熱潮,有個特點就是:種類多。音樂會的規模、形式種類多,音樂的類型也非常多,就算未到百花齊放,也起碼多采多姿,有Metal、Rock、Rap、Hip Hop、Folk、Indie Folk、Folk Rock、Bossa Nova、Tweet Pop、Pop Rock、Pop Punk……是香港數十年以來沒有過的。

Kevin Kaho Tsui身上正展示了香港這一期獨立音樂多樣化的一面:他唱英文歌、玩英式Pop Rock/ Indie Folk、唱香港事物、DIY,是較為少有的元素組合形式。大家較多注意的是他從英國回流、唱英文歌。但這其實不甚特殊,香港樂壇從來就廣東、國語、英語並存的,幾十年前到今天一直如是(當然以廣東歌為主導),今天仍有好幾隊香港獨立樂隊和獨立音樂人唱英文歌,也有唱國語歌的。大眾不會批評這些樂手唱甚麼語言,也不會抗拒他們,香港人這種文化開放態度(起碼在流行音樂語言上開放)值得欣賞。

Kevin Kaho Tsui以英文歌唱香港事物,其實也不是特殊例子,以前溫拿、黑鳥,就以英文歌唱香港事物,當前的Noughts and Exes、觸執毛和一些Hip Hop組合的歌,也不是完全沒有香港感覺。Kevin Kaho Tsui以英文歌唱香港事物值得留意的,反而是他並不在、他並不憤怒。當前香港獨立音樂手一個特點是對社會事件有高度密切關注,對社會政治問題反應性高,他們憤怒、抗議、叫口號,充分表現出他們的社會政治立場(這是當前中國和台灣獨立音樂都欠奉的特質)。Kevin Kaho Tsui唱大埔、唱蘭桂坊、唱尖沙嘴地鐵站,都不站在抗議嚎叫位置,他有他的看法和觀點。Kevin Kaho Tsui作為外地回流人士看本地生活,是我們值得接受和代入的角度。

Kevin Kaho Tsui曾在Sony Music Hong Kong舉辦的「O.U.R. WORKS平原習作成員大募集 2013」中曾獲得冠軍,不過他不加入唱片公司,選擇走獨立DIY路線。這值得我們欣賞,堅決獨立是要勇氣和能耐的。不過,我們也不要倒過頭來批評和唾棄加入了大唱片公司的音樂人,不同的選擇和不同的道路,各有得有失,這不過是人生無數選擇中的其中一項罷了。

Kevin Kaho Tsui的歌柔和舒服,它們有濃厚城市感,但不煩囂浮躁。那種英式的抒情和音,掌握得很到家。看似簡單的結他、鼓編排,聽似Low-fi的錄音,其實都是他風格的一部分,是有心捕捉的風格。《Dear Florence》是耐聽的專輯,是要你「聽耐」(即是要聽很耐)的專輯。香港有了Kevin Kaho Tsui,獨立音樂圈的廣闊面又增闊了一點。


#####

KKbox, 2014

[ #音樂 ]




cc logo BY-NC-ND | Attributions @馮禮慈 Terms

Author @馮禮慈 herein proclaims all rights to this article and related contents and thus publishes expressly the sai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BY-NC-ND licence which allows for sharing with attributions while restricting commercial usage and modifications. In conjunction, Author introduces images, illustrations and other media elements which may individually be on their own different terms.